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八十九章 首战告捷(二)(2 / 2)

加入书签

诈勒索完我们陵海航运公司之后,他就纠集了八个村民,跑到里下河花九千块钱买了三条破旧的水泥船。 买到船进入运河之后,沿河北上,都没拉到货,还没把船开到邳洲老家,这一路上就已经‘获赔’一万三千多元。在他们村里引起了轰动,成了村里的‘大能人’,引得好多村民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。” 一个带动一个。 不。 应该是一个带动一大片! 杨局不由想起今年春节前后,沿江的好多群众在利益驱使下纷纷进入长江非法捕捞鳗鱼苗的情景,沉吟道:“那边的问题这么严重……” 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,运河公安局的领导跟余秀才说,沿河的一些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群众参与了水上不法活动。已经呈规模化、公开化、季节化、暴力化和机械化的趋势。” “我们正在搞四化建设,他们都已经‘五化’了!” “规模化我刚才说过了,那么多群众参与。那些人毫无顾忌,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抢豪夺,完全是公开从事水上不法活动。” 丁政委暗叹口气,接着道:“由于参与的几乎全是沿河的农民,水上犯罪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,农忙的时候发桉率低,现在农闲,正是发桉率最高的时候。 他们轻则辱骂恐吓殴打,重则行凶杀人,这就是暴力化;至于机械化,是指他们作桉用的都是铁皮焊接的小划子,在小划子上装柴油挂机,吃水浅、速度快。 运河公安局的执法艇都很老旧,根本追不上他们。地方公安警力严重不足,又没水上执法装备,也拿他们没办法。” 不管什么不法活动,一旦成了气候就很麻烦。 杨局竟有些同情运河公安局的领导,沉默了片刻问:“吴仁广夜里有什么行动?” “抓捕制造沉船事故敲诈勒索航运公司船队的不法分子,不过他只是跟着去,毕竟我们对桉件没管辖权。抓捕力量主要来自运河公安局,出动了三十多个干警。地方公安很帮忙,也出动了二十多个人协助。” “要抓几个不法分子?” “主犯两个,从犯三个,运河公安局和地方公安的侦查员确认他们正好都在家,组织那么多警力想抓捕他们不难,想把成功把他们带回却没那么容易。” “有人会阻扰?” “那个村有一大半人参与过水上不法活动,而且他们那边跟我们这儿不一样,那边属于北方,那边的人喜欢聚居。一个村几千人,喊一嗓子都会跑出来。如果只安排三四个干警去抓人,搞不好真会被殴打。” “这么说当地公安局也很重视。” “鱼局都找上门了,他们要是不重视,那就省厅见。” “哈哈哈。” “杨局,你笑什么。” “余秀才这个水上分局的局长,徐三野培养的好。回头有时间我们请老王吃个饭,让老王知道我们会像徐三野支持余秀才一样支持他,做他最坚强的后盾。” “然后呢?”丁政委下意识问。 杨局笑道:“如果水上分局缺人,他可以从娘家调。他那边缺那么多大队长、教导员、副大队长、副教导员和中队长、指导员,队伍建设任重道远,我们不帮他谁帮他。” 县公安局民警不多,但职位更少。 好多同志干了那么多年,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,要是没个盼头,就没工作积极性。 水上分局有的是职位,完全可以作为陵海公安局干警的上升通道。 反正编制人数不会变,只要不是借调,调走一个可以招录一个,或者帮工作表现好的合同制民警解决行政编制。 总之,一个萝卜一个坑。 只要人员流动起来,基层民警就有盼头,队伍的凝聚力会更强,民警们的工作积极性会更高。 丁政委反应过来,哈哈笑道:“这个主意好,等忙完眼前的事我们就请他吃饭。他要是没时间回来,我们可以去滨江请。” “到时候叫上徐三野,别的事他可能会反对,但这件事他应该会支持。” “他不管怎么说也是我们局里的干警,他的主人翁意识比你我强,这件事他肯定支持也必须支持。” “就这么定。” 杨局想了想,又笑道:“老丁,别忘了给咸鱼发个电报,以局党委的名义发,祝贺他首战告捷,提醒他真正的挑战在后面,接下来的航段情况更复杂,希望他认真妥善应对,让他再接再厉,再立新功。” “好的,不过电报只能发到徐三野那儿,要徐三野通过电台转告他。” “让徐三野转告也行,该表扬的时候就要表扬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