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87章:最后的诀别(2 / 3)

加入书签

天晚上的雨非常大,晚上八点多钟,杨参谋长又召开了会议。

他们独立营是后卫,营队里不少战士都有了情绪,大家都说打仗时我们在前面,撤退时,却让我们在后面。

杨参谋长是做指导员的,本身就是政工干部出身,知晓战士们的情绪是尤为重要的,简单的露天会议,杨参谋长让各连的指导员都照顾好伤员的情绪,关乎好战士们的情绪,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突围出去。

走到十二点的时候,独立营停下来休息,大概有一个小时,整个周围都陷入一片安静,这就非常奇怪。

前面发现炮兵连掉队的人,还有机枪连掉队的人,杨南镇都收留了他们,大家一起突围。

从前面战士的口中也得知,师主力被敌人完全冲散了,各部要分开突围,杨参谋长最初的念头是去寻找夏远,但看着队伍已经壮大到快四百人,他心里清楚,真要往后面走,那不光是给夏远添麻烦,沿途遇到敌人的追击部队,更是都要完蛋。

于是,杨南镇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,很快走到了公路上,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。

两条路上都有脚印,这是大部队留下来的,杨南镇不知道顺着哪一条路走,于是就在队伍里召开了一个简单的d支部会议,讨论前进的方向,最后由杨参谋长决定,分散开。

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放在两个篮子里是两码事。

最关键的是队伍里有不少都是受的伤员,严重拖延了他们行进的速度,把他们全部抛弃,杨参谋长做不到这种事情。

“如果可以,把他们都带出去!”

这不光是他自己心里的想法,也是夏远心里的想法。

杨南镇决定,由三连机炮连,带着伤员们朝北边突围,二连长安恒润带着二连向西北突围。

队伍分开了朝着两个方向突围,师主力都已经分散开了,他们这些人遭遇到了敌人,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分散开,就晚了。

当时的部队情绪很差,战士们也是人,普遍有恐惧心理,尤其是分开之后,失了主力的战士们心里的恐惧被无限放大了,但是战士们依旧彼此相互鼓励着,坚持着,为了稳定队伍情绪,杨南镇带领的三连召开了连队会议,定了三条:

一,向北突围,想办法打出去。

二,加强纪律性,号召大家服从命令。

三,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,不要害怕,随时打仗。

会议结束后,杨南镇带着三连向北出发,三连副连长带着一个排前卫排,杨南镇带着伤员走在中间,二排长带着他们排做后卫,队伍一下子被拉长了,但是也杜绝了掉队的现象。

到天亮的时候,杨南镇带领的一部已经靠近公路了,他看到了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正对着对面山上大炮,轰隆隆的声音响个不停,不知道遭受敌人攻击的是哪支部队,又或者是在朝山上放空炮,美国老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了。

杨南镇命令大家向右面山上插过去,避开敌人的坦克车队和步兵。当他们还剩下一小部分人在后面的时候,敌人发现了正在偷偷穿过公路的战士,敌人朝着他们方向打了二十多炮,不打了,因为人已经跑没影了。

庆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。

杨南镇带着他们一口气爬过了一个完整的山,在山林的沟里休息,依靠着树林的遮挡,躲避着美军的飞机。

期间,杨南镇派出侦查小组前去四周侦查敌情,在侦查小组走后,他们就原地休息,没过多久,敌人的飞机来了,投下来的不是炮弹,而是宣传单,上边写着:“你们被包围了,快快投降吧......”

别看战士们情绪不好,状况也不好,但即便是条件再艰苦,再抱怨,没有一个人产生过想要投降的念头。

侦查小组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,给了后面战士们休息的时间,侦查小组回来之后,他们继续上路,一路北上,可终究是偏离了方向,天太黑了,地面上到处都是水坑,鞋子和衣服湿漉漉的,整个人浑身上下冒着寒气。

意识到自己迷失了方向,杨南镇心里铭记着夏远的方法,可现在天没亮,他只能带领着部队硬着头皮的往前走。

起先还能够听得到四周旷野传来的零星枪响,但后来也听不见枪响了,四周安静的有些可怕。

战士们前脚踩着后脚,穿过有水的地面时,啪嗒啪嗒,泥泞的难受,走了好几个小时,战士们又冷又饿,又累的不行,这个时候,三连已经没有任何吃的,远处的天空已经泛起了微光,天快亮了。

趁着天亮的这一段时间,杨南镇派出侦查小组去搞粮食,顺带去侦查侦查敌情和他们现在的方位。

杨南镇心里想着,希望不要走错了道路。

侦查小组回来了,不光带回来了食物,还带回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,他们不知道是怎么绕到了马坪里,并在马坪里发现了我军过去的仓库,但是马坪里早就被美军光顾了,整个马坪里一多半被美军烧毁,囤积的粮食也被少了,战士们在敌人烧剩下的残骸下面发现了罐头,还有焦湖的大米,他们就划拉划拉带了回来。

连队的干部战士们分着吃,罐头有的坏了,但现在已经没有吃的,坏了也得吃,然后就有的战士吃完拉肚子,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