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拒养小游隼(2 / 3)

加入书签

暖的位置,努力成长。

最先的计划是归还给亲鸟。

虽然小两口大大咧咧,但捕猎能力强,而且两夫妻之间的感情好,所处位置因为没有人工巢穴,猛禽少反而能获得更多的猎物。

食物是人们考量的关键。

食物充沛的地方,成年游隼育儿压力小,愿意接受外来的幼鸟。

岩壁一家位置选的让研究员心塞,但幼鸟出生后两位家长的表现优秀。

这两只游隼都是野外未观测到的游隼,没有出生经历,此前也没记录,不知道性格如何,会不会重新接纳小游隼。

两只游隼的压力小,还是白栎的亲鸟,接受白栎的概率应该更大吧?

带着小游隼白栎去到他原本的家中,第一个难关出现,雌隼始终守候在鸟巢附近。

母隼有护幼隼的习惯,他们这次不是来给小游隼上环,而是送一只小游隼去,要尽量不惊动两只亲鸟,使其处于放松状态。

工作人员带着小游隼等了又等,也不知是发现了下面的一群两脚兽,还是单纯不想动。

小家伙,出师不利啊。

工作人员站在下方,看看缩在箱子里打哈欠的小游隼,又看看站在巢穴旁边的年轻母隼,心中无奈。

冥冥之中的第六感便是如此,当一件事情感觉不妙时……往往就是真的不妙了。

白栎的送回计划失败,

大家留在下方等了半天多,抓住两只游隼都离开了的间隙将小游隼送回了巢穴。

为了观察这个家庭,崖壁上安装了一个监控。

监控中的画面不理想,巢中睡觉的小隼被人类吓了一跳,靠在角落缩成一团,面对伴随着两脚兽出现的陌生小游隼,它表现出了极高的抗拒,戒备地大叫,不许他靠近。

被送回的白栎只能蹲在另一个角落。事情进展到这,大家还抱着少许的希望,希望从外回来的两只成年游隼能认出他们的孩子,接纳白栎。

可小游隼的恐惧影响很大,浑身散发着不安的情绪,使得亲鸟也受到影响,他们张开翅膀,摆出进攻姿势,四下搜寻趁着他们不在时入侵巢穴的敌人。

巢中原本的小游隼一见到亲鸟就急匆匆上去,躲在亲鸟身边,这一下子,站在外边的白栎就凸显了出来。

白栎站在边缘,见到亲鸟,嘴里跟着发出细小的叫唤,踌躇不敢上前。

最后,白栎是被见状不对的工作人员紧急救下的。

这对游隼夫妻的态度很明显,并不接受这只由人类养大的小游隼。

无奈之下,只能另外给白栎找个家庭。

第二次更换的家庭中还没有小游隼出生。

这家的雌隼每年都会下两到四颗蛋,却迟迟没能孵出小隼,第一次还能说雄隼是新手,没有对准,可第二年只出生了一只,今年第三年两个蛋中没一个破壳,就只能是隼有问题了。

眼下要讨论的不是这位男主人某个器官的能力,而是能否收养小游隼。

由于是第一次给这家隼送幼崽,动保人员先将小游隼喂饱,才放入到巢中,还讨好地送了一袋肉,作收养费。

先回来的是雌性游隼。

今年下蛋之后,她照常守在巢穴中抱窝,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迟迟没能孵化出小游隼,她仿佛也知道了结果,偶尔也会外出,不再时时刻刻守着两颗蛋。

人工巢设立在电视台的顶楼。

中午,雌隼从远处飞回,接近巢屋时听见不寻常的动静,一改原本的飞行姿态,收拢翅膀,降落到顶楼的栏杆处,侧着脑袋仔细倾听。

就在前方,她空无一隼的巢穴中,出现了“吧嗒吧嗒”石子被踩动的声音。

女主人歪头。

小小的脑袋,大大的疑惑。

她扇了一下翅膀,从栏杆滑落到地上往巢屋去,走到一半又停下来,小心地观察四周。

就在这时,巢屋中的小隼发出饥饿的讨食声。

雌隼头上的问号一个接一个蹦出来,再也忍不住了,快速往前走了几步,一眼看到缩在角落的小游隼。

白栎还没做出任何动作,门外的雌隼就跟见鬼了一般浑身一抖,90°向外转身,飞一般地消失在天际。

白栎靠着墙角,收回刚迈出去的小脚蹲在角落,嘴里的乞食声越来越低,最终安静下来。

显然,他明白了,这只游隼也没有接受他。

从这刻起,整整两天,雌隼都没能出现。

中途公隼倒是来过几趟,却根本没有喂养小游隼的意图,只是陆陆续续吃完屋子中人类留下的肉块,丝毫不管因饥饿,跌跌撞撞向他走去讨食的小游隼。

小游隼的喙还能没发育到撕开肉块独自吞食的程度,只能去啄食地上散落的肉末。

公隼站在原地梳理了一下胸前的毛,一摸嘴巴,拍拍屁股离开。

被养父养母嫌弃的白栎走在空空的巢屋中,捡了点地上的肉末填肚子,又重新回到小角落,自己独自待着。

两只游隼从此消失,表现出弃巢离开的架势,任由小游隼饿得不停啼叫都没有出现。

还是中途动保人员见小游隼太饿了,带上肉泥用小勺子喂食了一顿。

小白团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