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89章 反差【六千字】(2 / 4)

加入书签

大清走了,你在他家里翻了一夜都没有找到。

今天忽然说要去保定。

这是有了确切的消息?”

“确切不确切不知道,可我总得试一试。左右我现在只是一个临时工。

在京都的名声坏了,去外面转转总是行的吧。

手艺是手艺,证书没了,手艺又没丢。”

朝着地上跺了跺脚,又侧着耳朵听了听后院传来的动静。

踉跄的脚步声没有朝后罩房这边走的意思,可也把易中海吓的不轻:

“您要是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,那今天我就先回去了。”

嘴上这么说着,易中海也真的准备离开。

“等等。”

就在易中海准备出门的时候,聋老太太垂下眼睑,拉开躺椅边上的矮柜,摸黑从里面摸出一捆被细麻绳绑起来的信封。

信封上没有贴邮票,封面上的字迹,也明显刚硬许多。

从上往下数,数到第七封,从里面抽出。

“信封上有地址,你把信送过去就行。要是遇到了难事,也可以试着提一提,但是我不保证有用。”

将手中的信封撇在地上,距离易中海跟前不过一步。

看着落在地上的信封,易中海的瞳孔震了震,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低着头,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,一条腿的膝盖微微弯曲。

捡起地上的信封,默然的看了一眼聋老太太,而后转身离开。

依旧是翻墙。

沿着一直贴着墙根放的梯子爬过,将对面的那根厚实的木棍重新藏好之后。

易中海这才从死胡同出去,按着往常的习惯,踏着重重的脚步,听着阎埠贵受惊翻身的动静,缩着脖子往院里走。

第二天一大早。

一片烟火气中,四合院的早晨开始忙碌起来。

弄不到铁锅,就只能用淘换的铝锅和瓦罐锅熬稀饭,腾窝头。

明明之前的时候,在大食堂早上也吃窝头。

可不知道为什么,除了少数的几家,院里的街坊邻居总感觉,自家蒸的窝头没有大食堂的好吃。

“呸秦淮茹,棒梗可还在长身体呢!你早晨就弄这个?

不说跟那没良心的刘海中一样,隔三差五的早上吃一个鸡蛋。

你这稀饭怎么都得熬稠一点吧?

你看你这熬的,清汤寡水的,几粒米我都能数的清!”

正在中院刷牙洗脸的李茂,听着老贾家传出的动静。

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。

自打刘海中离了四合院,贾张氏口中骂骂咧咧的对象,就成了搬到筒子楼的刘海中。

平日里一口一个棒梗以后会有出息,以后肯定会带着她住筒子楼。

单单说这个也就算了。

每次说完之后,还都得拿如今已经混到在门口睡觉的傻柱当筏子。

更夸张的是,有一次李茂还听到贾张氏在背后说。

傻柱已经成了没人要的野狗。

等到何雨农长大了,他就得被何大清赶出家门。

怎么说呢,虽然贾张氏这个人不行,但是就傻柱被赶出家门这件事来说。

李茂还真就觉得很有可能。

洗漱之中。

秦淮茹端着一盆喝的干净,连边都刮的跟狗舔一样的瓦罐来到水池。

借着排队的功夫,不想跟其他人说话的傻柱,乐呵的挤到旁边。

舔着一张脸,毫不在意更远处张萌脸上升起的怒火。

“我说秦姐,省着吃,也不是这样省的嘛?

你看你这罐子干净的,怕是一共就熬了三碗的量。

你这吃法,这一上午的活可顶不住。”

傻柱晃了晃膀子,拧了拧有些受风的鼻子。

到底是遮不了风的门口,缺了一身皮毛,就算裹着被子也没有那么舒坦。

连着睡了这么几天,就算平日里不缺油水的傻柱,这会也有些顶不住头脑的昏沉。

“三碗是三碗可我却一口都没喝上.不过上午的活热的六个窝头还有一个,等会我从家里带上个窝头,剁白菜的时候偷偷对付吃几口就行”

说这话的时候,秦淮茹的声音那叫一个柔弱。

只是听着,就让傻柱心里不受控制的痒痒起来。

“啥玩意?三碗的量!一口都没喝上?”

傻柱高声谈论,眼底藏着欣喜,嘴上却依旧是那般不饶人:“乖乖.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。

我当年在城里走街串巷买包子的时候,可也没这么能吃!

一顿吃这么多,棒梗以后一准长不矮!”

傻柱到底是不傻,说着这话的时候,眼角的余光还不住的打量着换了一身衣服,在一旁洗漱的白寡妇。

白寡妇的手边,包浆的铜箍木盆中,还泡着一盆夜里就浸到水里的衣服。

同白寡妇对视了一眼,傻柱眼底升起一丝这是自己家,她不过是外来人的得意。

“没,棒梗可没有吃多少.”

一旁拿擀面杖将牙膏皮在水池边上用力撵了撵,好不容易撵出来一丝牙膏的秦淮茹,生怕院里人误会棒梗,赶忙开口辩解。

“我们家棒梗还小,吃不了那么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